来源:中影人艺考播音主持学苑 发布时间:2020-12-29
艺术有时是受规则制约的创造,有时又是超越规则的创造。艺术的“语法规则”不是定式,而是在广义语言的层级结构下符号组织的不同方式。艺术语言的组织方式,除了需要以不同的感官和空间、时间为基础之外,还常常会受到比例、节奏、对称、透视、色彩、表现媒介等方面的影响。这些影响我们习惯上会称其为艺术的表现形式。
对艺术形式的思考最常见的方式,是将艺术中的形式与内容一分为二区别对待。这种逻辑下形式成了内容呈现的方式,无论是建筑、绘画、雕塑、戏剧、音乐、电影以及其他艺术,它们都具有形式,这也是形式主义时常宣称的概念。然而,当我们试图确定什么是形式,什么是内容时,便会发现它们之间并不存在明确的界定。脱离了内容的形式本身无法被理解,而脱离了形式的内容,也无法被我们所感知。
纯粹的形式本身没有意义。形式的意义和价值来自于它所组织的事物。很多时候我们认为纯粹的形式有意义和价值,是因为我们在艺术的历史演变和发展过程中,已经进化到了习惯性的认同某种形式指代了某些意义和价值的程度。
例如,油画、版画、水墨画等一些以固定材料为基础媒介的艺术,其意义并不在于材料固有的表现形式,而是它们在过去和现在的文化体系中所代表的内容。即使某种形式在塑造内容上有时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但那也只是在利用人们对形式的认知习惯,更好的表达内容,而不是单独成为内容。剥离了指代的内容,纯粹、单一的形式本身并不能产生意义和价值。
艺术分析中将形式和内容二元划分的方法,是对艺术简单粗暴并且分裂的认识。虽然,形式是我们欣赏和分析艺术时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形式是我们感知艺术的基础。但是,这并不代表某种形式本身就是艺术,因为不存在某种形式是全部艺术所共有的特点,或是他们所共享的属性。
当我们思考“形式”时,它既包括过去已有的内容,也包括未来将会有的可能。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艺术作品会在形式的虚实变化中交替演进。新的艺术形式总会在之前已经被语言所定义并结构化了的艺术风格之外,寻找新的可能。即便是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艺术,在它们各自的形式风格和技术功能里相互隔离。随着交流的产生,我们也会依据自身的需要,以某种方式使它们共存在某个结构里。
在认识艺术的过程中任何片面的主观,或者机械的客观都存在问题。艺术需要通过形式来表现内容,我们努力想要了解形式,以为形式中隐藏着某种客观的规律,但形式受到内容的约束,或者说是受到我们主观表达的约束。
哲学也曾分裂成对主观和客观这两个方向的研究。但事实上,我们是用主观看待客观的客体,我们努力想要理解客观,但认识的过程会受到主观的干扰。理解的对象是客观的,而人的思想是主观的,我们只能是在语言中不断地用主观逼近客观。因此,形式的含义并不是固定的,而是我们主观的产物,是我们在对客观感知的过程中所总结的规律。
我们不能单独去理解艺术中的形式或内容,它们是我们运用艺术语言去认识和表现、再认识和再表现事物的成果和过程。形式和内容就好比符号学中的能指(形象)和所指(概念),它们之间的联系具有任意性。一个社会所能接受的任何表达手段,原则上都是以集体习惯,或约定俗成为基础,并且它们的意义也只存在于语言结构的比较之中。
当然,对某类艺术形式历史细节的研究,时常会给我们一种自然演化的假象。好像我们对历史细节了解的越多,这种形式所具有的任意性就越少。但这只是就一种形式自身发展的过程而言,如果相对于它的起源以及其他(时间、地域、种类)的艺术形式,它的任意性程度则会变得极高。因此,任意性是我们考量形式时所参考的知识范畴的问题,而非语言符号本身的问题。艺术形式演变的历史并没有所谓的自然规律可供参考。
在人类过去的文明里,一些时间相近、风格趋同的艺术文物,它们的表现形式相对稳定。但这并不等于说它们的形式本身仿佛是由自然注定代表着什么。我们从这些文物中得到的不是单纯形式的意义和价值,而是在被语言结构化、系统化的时间和文化中,它们所代表的相对意义和价值。或者说这些形式趋同的文物,如今主要的艺术价值和意义是成为了指代某段时间的文化标志,是文明的时间符号。
现代主义绘画中,那些试图通过摒弃图像内容,以纯粹抽象的形式揭示艺术原始魅力的作品,其做法也没有完全割裂形式与内容。只不过在表现的内容主题和方式上,与传统绘画有所不同。脱离了以往艺术作品所构建的层级比较,单纯的抽象形式本身并没有艺术上含义。
当我们用语言符号的概念,来理解艺术中的形式和内容时,形式与内容便不再分裂成为需要独立考量的因素,被含糊的理解。是形式更重要,还是内容更特殊,这样的问题将变得没有意义。对形式和内容的研究重要的不是怎样区分它们,而是应该关注它们之间的联系是怎么形成的,有没有其他变化的可能。
说明:文章内容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QQ:1624823112),万分感谢!
官方微信
微信扫一扫
官方微博
微博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