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影人艺考播音主持学苑 发布时间:2021-09-03
今天,小影给大家带来的是齐越节的朗诵稿件《永不消逝的声音》,大家可以参考!
《永不消逝的声音》
——第二十一届齐越节总决赛 孙庆坤、王若凡、王梓苹
男:1940年冬,泠冽的北风夹杂黄色的尘土,向着延安大地猛扑过来。在距离延安城以西19公里的王皮湾村,两个响亮的声音,打破了黎明的寂静。
女1:报告队长播音员徐瑞章,今年十八岁,前来报道。
女2:报告队长,播音员姚文,毕业于延安女子大学,前来报到!
男: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党中央提出建立自己电台的想法,让全中国都听见党的声音。他们就是最早被派到王皮湾村的女播音员。
女1:从大后方来到这,我第一眼看到的是荆棘丛生的山沟,寒冬的深夜,窑洞里的木炭盆冒着几颗微弱的火星,里面的木炭被我们,加了又添添了又加,可夜里,还是冻得直哆嗦。
男:那个冬天的王皮湾村,气温降到零下30度!雪花夹杂着狂风像冰刀一样打在人们脸上,播音通讯在这条山沟里都成了大难题。
女2:有一天,我们都在等通讯员送来的稿子,他们在冰冻的延河上淌着水过河,冰冷的河水混着冰碴儿,同志们的膝盖一大半都裂开了口子,深深的翻着肉,而他们依旧咬着牙将广播稿举到头顶,为的就是第一时间将广播稿送到我们的手里。
男:即使条件再艰难,但革命之火在同志们手中传承不息。为了成功开播,无数人在这条曲折的道路上艰难前行。
女1:那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四万万同胞们
女2:那些个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抛头颅洒热血的战士们
女2:他们都在期待
女合:从延安
女2:发出
女合:革命的声音!
男:1940年12月30日,时间一分一秒接近晚上7点,播音室里所有人屏住呼吸,安静的整个屋子里只听得见针的滴答声和同志们砰砰的心跳声。
女2:大家调试设备连接线路,汗水从额角渗出来就像窑洞石壁上的水珠一样在煤油灯下闪闪发亮。
女1:播音室内,我们攥紧拳头反复念着要播出的内容。
男:而在石窑洞对面的清凉山上,同志们用单薄的身体抵抗着泠冽的狂风,他们呼喊着!
(电影片段)
男:三分钟后,一个响亮而振奋人心的声音从延安传向
合:全国各地
(电影片段)
男:延安新华广播电台
女1:FNC2
合:现在开始播音
男:这声音划过了硝烟弥漫的长空,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座
女1:第一座
女2:广播电台
合:诞生了!
男:报!报告组长!我是裴庄,信号一切正常。
女2:报告组长,我是清凉山,声音很清楚。
女1:报告组长,这里是北关,这里没问题。
男:报告组长我是凤凰山!我们播音员的声音很好听!
女1:那一刻。
女2:那一天,延安新华广播电台正式开播,中国人民的声音第一次通过无线电波传到了全国各地。
女1:有多少向往光明的人们,是在敌人的统治区,一字一句的倾听。
女2:更多的人,冒着生命危险走上抗日前线,用牺牲换来革命的胜利。
男: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开国大典的盛况通过广播传递到中国的千家万户!人们从广播中听到了新中国觉醒的声音!
女1:1964年,罗布泊荒漠上的巨响,从广播中传来,试爆成功的消息,极大鼓舞了人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
女2:1981年女排运动员们赛场上的呼喊 ,在无线电中回荡,女排精神激励了一代代中国人艰苦奋斗、勇敢拼搏。
男:70年来广播记录了中国发展变化的每一步,而永不消逝的电波承载着一段段永不褪色的记忆。
女合:人民广播
合:与祖国一起走过
女2:当时代的话筒传递到我们青年一代手中
女1:让我们带着声音的温暖与力量
女2:怀着民族的荣光与梦想
男:在新时代的征程上传递一段段
合:永不消逝的声音。
说明:文章内容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QQ:1624823112),万分感谢!
官方微信
微信扫一扫
官方微博
微博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