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影人教育播音主持学苑!

全国24小时咨询热线:

400-860-2997

朗诵技巧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播音艺考攻略 > 朗诵技巧

朗诵如何用气发声?

来源:中影人艺考播音主持学苑 发布时间:2024-09-01

朗诵作为一种表达艺术,其声音的表现力直接关系到作品的传达效果和观众的感受。在朗诵中,用气发声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技能,它要求朗诵者通过科学的呼吸控制、口腔共鸣、声音弹性与色彩变化等手段,使声音更加饱满、富有感染力和表现力。本文将从呼吸控制、共鸣利用、声音弹性与色彩变化等方面,深入探讨朗诵如何用气发声。

一、呼吸控制:朗诵发声的基础

呼吸是声音产生的动力源泉,正确的呼吸控制是朗诵发声的基础。朗诵者应掌握胸腹联合呼吸法,这种呼吸方式能充分利用胸腔和腹腔的容量,使气息深长、稳定、持久。

1. 深呼吸

在吸气时,朗诵者需要保持身体放松,双肩下沉,胸部和腹部自然扩张,使气息能够深入到肺部底部,甚至达到丹田区域。可以通过以下方法体会深呼吸:

  • 衣襟吸气法:以衣襟中间的钮扣为标记,把气缓缓吸到最下面一颗钮扣的位置。
  • 坐姿吸气法:坐在椅子的前沿,上身略向前倾,沿着后背缓缓吸气,这样容易获得两肋打开的实际感觉。

2. 呼气控制

呼气时,应保持气息的平稳和均匀,避免憋气或泄气。可以通过以下练习来控制呼气:

  • 叹气法:以叹气的方式呼出气息,体会喉部的放松。
  • 持续发音:缓缓持续地发出“ai”或“a”的延长音,感受气息的持久性。

3. 气息分配

在朗诵过程中,要根据句子的长短、情感的起伏合理分配气息。长句和表达强烈情感时需要更多的气息支持,短句和轻声细语时则可以适当减少气息。

二、共鸣利用:声音的放大与美化

共鸣是声音放大和美化的关键。人体有多个共鸣腔体,包括胸腔、口腔、鼻腔等,合理利用这些共鸣腔体可以使声音更加饱满、圆润、有穿透力。

1. 胸腔共鸣

胸腔共鸣能够增加声音的厚重感和深度。练习时,微微张开嘴巴,放松喉头,闭合声门,练发气泡音或低低的哼唱,用手捂住胸口,体会胸腔的震动。

2. 口腔共鸣

口腔共鸣是朗诵中最重要的共鸣方式之一。通过打开牙关、提起颧肌、挺起软腭、放松下巴等动作,可以增加口腔的空间,使声音更加明亮、清晰。同时,要注意吐字归音,字头要叼住、弹出,字腹要拉开、立起,字尾要归音、到位,形成“枣核型”的发音模式。

3. 鼻腔共鸣

鼻腔共鸣能够增加声音的温暖感和共鸣效果。在朗诵时,可以适当抬高软腭,让气息通过鼻腔共鸣,但要注意不要过度使用,以免声音显得鼻音过重。

三、声音弹性与色彩变化

声音的弹性与色彩变化是朗诵中表达情感的重要手段。朗诵者需要根据作品的内容和情感变化,灵活调整声音的音高、音强、音色等要素,使声音富有表现力。

1. 音高变化

通过调整声带的紧张程度和气息的压力,可以实现音高的变化。在朗诵中,要根据句子的语调、情感变化适当调整音高,使声音富有层次感。

2. 音强变化

音强是指声音的强弱程度。在朗诵中,要根据句子的重音、停顿等要素调整音强,使声音有轻重缓急之分,增强表现力。

3. 音色变化

音色是声音的特色和品质。朗诵者可以通过调整口腔的形状、气息的控制等方式来改变音色,使声音更加丰富多彩。例如,在表达欢快、激昂的情感时,声音可以明亮、清脆;在表达悲伤、低沉的情感时,声音可以暗淡、低沉。

四、科学训练与持续练习

朗诵用气发声是一项需要科学训练和持续练习的技能。在训练过程中,要注重基本功的训练和技巧的掌握,同时要注重情感的投入和表达。具体来说,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训练:

  • 基础练习:包括气息控制、口腔共鸣、声音弹性与色彩变化等基本功的训练。
  • 绕口令练习:通过绕口令的练习可以提高唇舌的灵活度和发音的准确性。
  • 朗诵实践:通过朗诵不同类型的作品,如诗歌、散文、小说等,锻炼用气发声的能力。
  • 反馈与调整:在训练过程中,要注重自我反馈和他人反馈,及时调整和改进发音方法和技巧。

总之,朗诵用气发声是一项综合性的技能,需要朗诵者通过科学训练和持续练习来不断提高。只有掌握了正确的呼吸控制、共鸣利用和声音弹性与色彩变化等技巧,才能使声音更加饱满、富有感染力和表现力,更好地传达作品的思想和情感。

说明:文章内容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QQ:1624823112),万分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