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影人艺考播音主持学苑 发布时间:2020-06-23
总会有些网友会问我,怎样能练出播音腔,这就是对于播音腔存在错误认识,下面就来讲讲那些与播音腔背道而驰的三点内容
1、发音共鸣位置单一
新闻播音,强调胸腔、咽腔、喉腔、口腔、鼻腔等共鸣。当然,也有业内人士认为,其中有一些共鸣是理论上的、感受上的,并没有物理上的意义。
日常交流的时候,发音共鸣位置其实是根据身份、语言内容、当下情绪、讲话目的不同处于不断变化中的。如果所有的字词都用同样的共鸣位置,就会犯“师傅,给我来两个馒头”那样的笑话。
2、轻重格式呆板
原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播音指导杨曼老师曾说:“普通话大部分词要遵循中重格式,但在语流中要根据语意。语意就是语句的目的,也就是我们说的重音。重音的定义是:为表达语言目的着重强调的词和词组。”
“词的轻重格式只是一种约定俗成,它不是绝对的、不变的,词的轻重格式要受语句目的的制约,所以在预留中我们往往会遇到原来的轻重格式被打破、被改变的现象,这也是正常的、必然的。”在实际应用中,到底是“中重”还是“重中”,相关因素有很多。如个人风格、文字意思、前后句衔接等等。可能死板地遵守“格式”的朋友,忽略了上述教材里的最后一段话。或者,这套书再版的时候,能够把这段话放到这一章的最开始去?
3、调值、动程不灵活
我们都知道,按照普通话标准,四个声调的调值分别为55、35、214、51(还有无调值的轻声)。在专题纪录片里,我们触碰5音的机会往往没那么多。在一句话里,可能也就一两个字会强调,以建立前后句意的关联。除了重音以外,其他的5音一般也就到4或者4.5,甚至更低。重音有的时候还会超过5,达到5.5或更高。
动程也是在设定重音的时候经常使用的方法,它也是制造语言节奏很重要的工具。让重点字的动程更完整,会形成更明显的重音提示,并具备独特的语言节奏。并非所有的动程都应完整标准,也并非所有的动程都应缩短,而是需要根据目的和内容设定不同的动程长度。
以上就是那些与播音腔背道而驰的三点内容,播音艺考培训的同学都明白了吗?
说明:文章内容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QQ:1624823112),万分感谢!
官方微信
微信扫一扫
官方微博
微博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