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影人艺考播音主持学苑 发布时间:2018-12-10
中国传媒大学是中国八大传媒院校之一,是播音主持专业的最高学府。中国传媒大学之所以有这么高的地位,跟学校的文化底蕴分不开,最为文化底蕴的代表之一,教师的素质便是学校发展的动力。中传赵如涵老师,是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信息与传播科学、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双博士;现为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近期通过了英国高等教育学会会士(FellowofHigherEducationAcademy,FHEA)认证。
曾获“中国传媒大学第八届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一等奖;“北京市第九届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文史组)一等奖、最佳展示奖、最受学生欢迎奖等多项荣誉,是同学们眼中不折不扣的优秀青年教师,深受大家爱戴。
在教学上,赵老师富有极大的真诚和热情,教学内容时代感和创造性强;在学术上,赵老师不断攀登,与国际接轨;在生活中,她从容优雅,自在随心。
真诚教学:将理论课程讲得活色生香。对待教学,赵如涵充满热忱与真诚。
高等教育学会会士称号对于她而言并不是幸运女神突然降临,而是对她将近十年如一日对学术的探索和从教以来真诚教学的认可与回报。
“我在欧洲求学时,导师不仅关注我生活上是否适应,更会在每个星期一的早晨把上周他看到的所有与我的研究有关的资料贴好小标签放置在我的办公桌上。这让我我切实感受到有个人在陪伴自己学习,不停叮嘱自己。”说起自己求学时的经历,赵老师十分感动。
三年里,刘昶教授和汉德雷斯克教授在她参加学术会议、论文写作、媒体调研等方面一直保持密切合作,对她的博士研究给予了巨大支持和帮助。两位老师甚至分别对她的中英文博士论文进行了逐字逐页的修改。
在求学这个痛并快乐的过程中,她收获良多,导师们除了教给她如何获取知识、如何做学问,更重要的是教会她充满敬畏的从事教育工作。
今年刚上大一的18传播杨子轩觉得,赵老师特别善于调动课堂气氛,语言诙谐风趣,把传播学概论这门难度较大并且偏重理论的课程讲得活色生香。
传播学起源于西方,是多种社会科学理论的结合。作为学科本身,它存在“杂糅”的特色;作为引进的学科,它存在如何“本土化”的问题。在赵老师的传播学理论课堂中,她通常会在第一节课和最后一节课做逻辑梳理,以图表的形式引导同学们形成思路,把这一学科“杂糅”在一起的不同社会科学领域的理论拆解开来。
在课程中,她常常还带领大家研究中国学者的论文,或是每节课之前和同学们讨论一些国际热点问题和中国之间的关系,再用传播学的视角将其解构,让大家了解传播学在中国如何本土化。这样的课堂教学巧思,无不体现着赵如涵为学生们设身处地的着想和她对教学的真诚。
她还特别重视课堂上的沟通交流和营造一个公平对话的环境。
课前,她会引导学生,推荐给学生们一些诸如《黑镜》《奇葩说》这样的影片,拓宽学生们的眼界,让他们对这节课的内容有初步认知;课中,她会和同学们充分交流观念与想法,即使是坐在教室后排的学生也不会被她遗忘;课后,她会推荐学生继续阅读一些论文或是参观博物馆,更深的激发学生们的兴趣和思考。
“现在孩子们的智识水平越来越高,对整个社会的认知也越来越全面。我除了把教学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三部分,还会尽力给孩子们营造一个公平的环境,让他们在学习上更有动力。”
赵如涵认为公平可以体现在很多方面:在课堂上,她会采用抽签或点名的方式随机提问同学,让同学们平等的参与课堂。在最近几节课中,她又别出心裁,采用随机抽取同学解读传播学漫画的方式让同学们对之前学过的理念做梳理和回顾,让每位同学觉得自己有义务为回答问题做准备,且被问到的概率是相同的。期末考试时,如果以论文结课,她会尽量给每个同学做论文的批示。如果是闭卷考试结课,她会做一个文档集中大家遇到的问题。考完试后,她还会尽力帮助大家梳理自己所犯的错误,帮助大家认识并纠正存在的问题。
“赵老师讲课非常有趣,听她的课我总会不自觉开怀大笑。”17传播专业的常一琳同学说,“如果不是赵老师的推荐,我想我永远不会认真去看一些兼具艺术价值和人文价值的影片,永远意识不到媒介塑造的社会形态其实对自己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接轨国际:走向世界的中国青年传播学者
在赵如涵的学生时代,她曾硕士交换去台湾,博士去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见识欧洲的传播学发展。
从教后,她每年都会参加欧洲传播学大会(ECC)、全球传播论坛暨国际传播学会(ICA)等在世界范围内有质量和声誉的新闻传播学会议。过去几年,她分别去过加拿大的蒙特利尔、美国的俄勒冈、捷克的布拉格、瑞士的卢加诺,最远去过波罗黎各。
“来自不同国家的学者会齐聚一堂交流彼此对于传播学的研究成果和观点看法,那是个很有趣的过程。”赵如涵眼里似乎闪着光,“我可以在国际舞台上看国际学者怎样对话,视野被慢慢解构,抛弃对于一个国家的刻板印象,重新认识新颖的观点和理论。”
对于这些会议,她十分珍惜。这样的会议让其他学者知道在某些新兴领域和需要耐力研究的领域,都有中国学者在辛勤耕耘。“哪怕我本人的成果并没有那么显著,也可以有机会被国际认识,与其他学者展开合作。”
每到一个地方,她都会从那里购买带走一些书籍和画作。这是她留给自己纪念的独特方式,从这些书籍和画作中帮助她窥见这个世界更多元化的传播学。
美国的传播学是由战争、宣传、公共关系的需要发展出来的,更具实用主义。欧洲的传播学更具有人文性,讨论媒体与人和社会的关系。媒体生态日新月异,技术变革使得传统媒体纷纷向新媒体转型,如何在新媒体和传统媒体之间探索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目前是当今传播学学者会深度聚焦的问题。
“传统媒体对于不同时代的人有不同的定义,对于上一辈的人,传统媒体是广播,对于你们是电视,对于零零后则是互联网。”赵如涵语重心长的说,“但对于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最恰当的相处模式,一时半会儿是研究不出来的。未来我打算做新闻的数字化在中国的发展历程、欧洲文化社会与历史发展结合出的一系列人文关怀的规制在未来怎么发展,还有心理学与脑科学的结合。”
学无止境:优雅从容做老师
生活中的赵如涵是优雅从容的。
我们的采访约在了赵老师的家中。走进家门,一股沁人心脾的香甜气味扑面而来,顿时让人感到神清气爽。
“我对气味特别敏感,平时喜欢在家中熏一些木制香,香气能帮助我放松下来。”赵老师坐在我对面的亚麻灰沙发上,微笑而平和的说道,“今天熏的香是茉莉花的味道,带一点甜,但我其实不是很喜欢。檀香是我最喜欢的香,它的香气很沉静,能让我不那么浮躁。”
在她家的客厅,有一排面积几乎占据了一堵墙的书架,上面放满了和传播学有关的专业书籍,那些都是赵如涵平时工作研究时会反复翻看的。书架两旁分别放置着咖啡机和电脑,让人不禁联想到她边喝咖啡边在电脑前翻看书籍为学生认真备课的模样。
在同学们的眼中,赵老师衣着打扮“国际范”,言谈举止良好得体,微笑亲近平和,让人们觉得这是一个见过世面,眼界宽广的知识女性,打破了人们对于女博士的刻板印象。
“第一眼看上去,赵老师极具知性气质。很和蔼,平易近人。”18传播徐晴这样评价她眼中的赵如涵,“那是一种腹有诗书气自华的美,让人很容易接受。温和的气质让人很容易在和她交流时敞开心扉。”
“赵老师的穿衣风格大气低调,感觉那是知识熏陶和沉淀下来的审美品味。”17传播赵黎炜这样说。
很多同学都觉得赵老师惬意自在。但其实她的周围也环绕着很多压力,不论是因为人到中年精力下降偶尔发现头上长的一根白发,还是远离父母独自在京的生活状态,都会在某个时间让她压力倍增。
“北京是一个容易让人感到焦虑的城市。这种焦虑并不来自于你的欲望,而在于你周围的人都在跑。如果你走,你就容易感到焦虑;当你跑,你又会觉得累。”赵如涵有些感慨的说,“所以我总是找机会让自己放松,跑一跑就停下来休息一下。包括平时会做饭、烘焙,这都是为了让自己歇息。”
在生活中消化了压力的赵如涵回到课堂上,带给同学们的依然还是自信满满的一面。这种自信来源于每次课前充足的备课准备,更来源于她内心精神世界的充沛与富足。
她常常鼓励同学们要像她一样,保持对知识和世界的好奇心,去探索更多人生的可能。同样,这种“好奇”也会驱使着她自己探索传播学的更多角落,影响更多学生,实现更高的人生价值。
中国传媒大学不仅给学生们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天地,也给了老师们足够的发挥空间。同样的课程,不同的底蕴,底蕴正是来自一群赵如涵老师这样的孜孜不倦、勇于追求的老师们。
说明:文章内容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QQ:1624823112),万分感谢!
官方微信
微信扫一扫
官方微博
微博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