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影人艺考播音主持学苑 发布时间:2020-08-06
播音主持过程中“卡壳”的产生原因
播音创作中“卡壳”产生的原因很多,也很复杂,既有外在客观原因,如播音过程中,或环境有杂音,或耳机有人说话等因素,也有播音员、主持人自身的原因:
1.注意力不集中,导致“卡壳”
保持良好的注意力,是大脑进行感知、记忆、思维等认识活动的基本条件。良好的注意力会提高我们工作与学习的效率。
在电视台的工作中有这种情况,新闻正在直播中,主持人口播完导语后,就开始照照镜子,拉拉服装,整整发型,当导播把电视画面切换到主持人时,主持人再抬头看“提词器”,脑子会出现空白,眼睛明明看到是“今年第8号台风”,嘴里读出来的就是“第7号台风”了,这就是主持人注意力不集中,思想开小差、分心了。
2.思维不积极、不敏捷,导致“卡壳”
如果播音员、主持人既不注意广义备稿、又不注意狭义备稿,没有对稿件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脑子糊糊涂涂就进了播音间,手拿稿子,张口就念,想不“卡壳”都不容易。即便是不“卡壳”,播音员“淌”着念稿,观众一听就会知道,主持人嘴里是在“蹦”字,对稿件没有自己的理解、感受,语言苍白无力,言之无物,更谈不上进行播音创作了。
3.语感不好,阅读速度慢,导致“卡壳”
播音员、主持人在播音创作中会遇到这种情况,一是嘴快眼慢,嘴巴说得快,眼睛看不过来。二是眼快嘴慢,眼睛看到下一句了,嘴巴跟不上来。口与眼的配合不好,节奏不一致。为何会产生这种现象?这是因为播音员、主持人平时朗读训练少,基本功还不扎实,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4.播音气息控制不好,导致“卡壳”
在播音创作中,播音员、主持人随意呼吸,导致“卡壳”。随意呼吸仅仅满足人体“气体交换”的生理需要,呼吸较浅,一般是胸式呼吸,并不是播音创作中所需要的有控制的胸腹联合呼吸。
5.姓名、地名、称谓、难字、绕口的字易“卡壳”易“口误”
一是官员名字和称谓易“口误”,比如有播音员把“主席”播成了“副主席”;二是很长的名字容易播错;三是一些固定词组的干扰,有播音员曾把“法院开庭”说成“法庭开院”。
播音主持过程中“卡壳”的解决方法
播音创作中“卡壳”和“口误”虽不可能完全杜绝,但有一些播音技巧能降低“卡壳”的发生率。
1.加强气息控制的训练
呼吸方式有胸式呼吸、腹式呼吸、胸腹联合呼吸、丹田气等多种方式。播音创作中使用的是胸腹联合呼吸法,平时要加强呼吸肌的锻炼,增加吸气量和稳劲呼气的能力,学习补气的基本方法,根据稿件的需要灵活地运用偷气、抢气、就气的基本技巧。
2.加强口腔控制训练
播音吐字的基本要求是准确、清晰、圆润和富于变化。这就要求平时多进行挺软腭、打开牙关、适当收唇和吐字力度集中于中线的练习、绕口令等基本功训练。
加强口腔控制训练,能够使播音员、主持人在面对“伊朗总统马哈茂德·艾哈迈迪—内贾德”、“藏族代表嘉木样·洛桑久美·图丹却吉尼玛”等人名、地名、称谓、难字、绕口的字时,能够从容淡定、准确无误地播报出来,而不会“卡壳”。
3.加强口语表达训练
口语表达是播音员、主持人的必修课。口语表达训练可以从注意力、知觉、记忆的训练入手。
注意力的训练。注意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定向反射,它保证机体能够清晰地感受周围环境的刺激物,做出适应的反应。注意的稳定性、持久性,在播音创作中十分重要。主持人在播音创作中,往往无法排除来自主观和客观方面的干扰,如果注意力不能长时间地集中于一定的对象,就会出现松懈、分散、分心,就很容易出现“卡壳”。
知觉的训练。为何央视优秀的主持人个个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人人都有自己的话语方式?这跟他们自我知觉训练有关。知觉是我们对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种属性、各个部分的整体反应。理解性又是知觉的核心,提高理解力,重点在于训练分析、判断、鉴赏、口味的能力。通过品评名家名作,与记者、编辑讨论等方法,有计划、循序渐进地提高这方面的能力。
记忆的训练。播音创作具有稍纵即逝的特点,不允许反复查找资料,要想台上出口成章,必须靠台下的日积月累,只有记忆库货物充足、品种齐全、花色繁多,口语表达才能做到出口成章,任何话题都能得心应口。
4.加强快速阅读的训练
科学研究证明,决定一个人阅读速度的关键是对所感知信息的加工方法。加工信息的方法:包括按照字母顺序阅读;按照音节顺序阅读;按照词汇顺序阅读;按照概念阅读(即从文中挑选出单个概念,然后综合包含在一个或几个句子中的思想,很快理解)四种。这四种阅读方法,代表着四种阅读水平。一般来说,知识水平有限,阅读能力较低的人采用前两种加工方法;知识面较宽、阅读能力较高的人采用第三种加工方法;有较高文学修养、会写文章、记忆力又较强的人采用第四种加工方法。播音主持专业的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进行快速阅读练习。
说明:文章内容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QQ:1624823112),万分感谢!
官方微信
微信扫一扫
官方微博
微博扫一扫